" 后半輩子再不開店了 "
茶飲創(chuàng)業(yè) 14 年,近 300 家店關得僅剩 4 家,他果斷轉行賣二手設備。
沒想到在這個不起眼的領域找到了新藍海,1 年就收了 1000 多家門店," 今年保守預計能做到 3000 萬,后半輩子再也不開店了。"
跟隨茶飲 " 黃金十年 " 的起伏,他到底經歷了什么?我和章魚聊了聊,希望從一個二手設備商的眼中,看到今年更真實的 " 茶飲生態(tài) "。
近 300 家店僅剩 4 家,他果斷轉行二手設備
" 每年都有人說,今年是最難的一年,但其實明年更難!"茶飲創(chuàng)業(yè)十幾年,這是章魚最真切的感受。
2011 年,他創(chuàng)立的品牌路飛堂龍珠奶茶,在上海開出首店。彼時,國內茶飲還處于蠻荒期," 市場不卷,品牌相對容易做 "。
2018 年,伴隨著新茶飲的崛起,路飛堂也踩中了時代的紅利,開始規(guī)?;瘮U張,累計開出近 300 家門店??焖贁U張中,創(chuàng)始團隊的成長速度、組織力卻都沒有跟得上。
做奶茶時期
2020 年之后,在外部環(huán)境影響下 " 經營愈發(fā)吃力 ",特別是大連鎖品牌不斷加密門店后,從產品到營銷的全面內卷,更讓路飛堂這樣的腰部品牌生存艱難。
2023 年,品牌逐漸凋零," 門店關得所剩無幾 ",但在接連關店中,章魚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個新商機," 茶飲二手設備領域非常混亂,沒有專業(yè)的設備商,較多都是做餐飲設備附帶收茶飲設備。"
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——從茶飲老板轉行二手設備收購。2023 年 5 月正式入行,同年 10 月建了第一個倉庫。
萬萬沒想到,在茶飲輾轉十多年屢屢受挫的他,在二手設備領域,入行第一年就收了 1000 多家門店。
前期
今年,章魚的路飛堂只剩下 4 家店," 做了十幾年,有感情了,舍不得關留個念想。"
但他的二手設備生意卻蒸蒸日上,不僅擴大了倉庫規(guī)模,也拓展了團隊,一個月的收購量是去年的 3~4 倍," 保守估計今年流水最少能做到 3000 萬。"
一個月收購約百家門店,章魚每天接觸的都是這個行業(yè)最殘酷的一面,作為曾經的茶飲老板,他如何看待當下的茶飲行業(yè)?
" 下半輩子都不開店了,但相信茶飲市場還會再向好 "
1、茶飲門檻越來越高," 下半輩子都不開店了 "
從茶飲老板轉型二手設備商 2 年,章魚最大的感受就是:" 做品牌實在太難了,下半輩子都不開店了。"
倉儲
在章魚看來,做一個品牌,創(chuàng)始人必須是多面手,大到品牌、產品、供應鏈、組織,小到門店運營的各種瑣事都得操心,再到社交平臺的流量玩法、外賣平臺的運營規(guī)律,工作的復雜度實在太高了。
" 這兩年開店的門檻越來越高,做二手設備就相對單一,工作輕松很多,賺錢也容易一些。" 他說,事實上,現(xiàn)在開店已經不是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獲,靠運氣更靠認知和實力,千萬不要輕易入局。
2、門店越來越短命,但很多人仍以為 " 茶飲能賺快錢 "
茶飲不是暴利行業(yè),這兩年在業(yè)內已成共識。
圖片由 AI 生成
但很多年輕人仍抱有幻想,一腔熱血入行,認為一個月 " 賺個三五萬輕輕松松 "。
" 我曾收過的一家店,加盟的頭部連鎖,小白入局十分勇猛,總投資 80 多萬,門店卻沒有撐過 100 天。"
" 我收店的時候了解到,他一方面低估了門店經營的復雜度,另一方面對茶飲盈利的預期太高了,結果第一個月不賺錢,第二個月還不賺錢,第三個月心態(tài)就崩了 "。
在章魚看來,流量玩法十分成熟的當下,門店會越來越短命,因為已經沒有了所謂的 " 養(yǎng)店期 "," 一家店 2 個月不行,基本就可以放棄了。"
3、小品牌、自創(chuàng)品牌處境更加艱難,有品牌已經開始裁人
蘇州啟術二手設備創(chuàng)始人黃史趙也有相同的感受,他說:" 最近一個月,蘇州的網紅街十全街,從街頭收到街尾,最短命的一家只開了 45 天。"
在黃史趙看來,自己收的店里自創(chuàng)品牌居多,這些品牌從影響力到產品、運營,都沒辦法和大連鎖抗衡。
也有連鎖品牌創(chuàng)始人表示,外賣大戰(zhàn)開始后,很多幾十家店的小品牌,總部扛不住壓力,都已經開始裁人了。
本就內卷的存量市場,疊加上外賣大戰(zhàn)增收不增利,又遇到社保新政策,人力成本大幅增加,本來一些微利前行的門店,根本經不起折騰," 這幾天接到好多咨詢電話,稱自己過完暑假就閉店,讓我給設備估價。"
4、茶飲市場還會向好,行業(yè)期待新模式出現(xiàn)
盡管經歷過茶飲創(chuàng)業(yè)的艱難,這兩年又見證了太多市場的殘酷,但章魚依然認為 " 茶飲市場還會向好。"
" 我從業(yè)十幾年了,每一年大家都覺得很難,但實際上茶飲市場是一直向上走的,從行業(yè)規(guī)模到品牌體量,以及品牌數量,每年都在增長。"
在章魚看來,一方面是消費習慣的養(yǎng)成,現(xiàn)制茶飲已經成為大眾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,這種習慣不會消失。
其次,對于頭部品牌來說,仍有空白市場,比如古茗在北方還有大量空白,滬上阿姨在南方也有新區(qū)域,除此之外,全國各地還會有新品牌涌現(xiàn)。
只要有內卷就會有迭代,也會伴隨著新機會。
事實上,在目前高昂的人力成本以及無休止的外賣大戰(zhàn)、價格戰(zhàn)之下,茶飲的主流盈利模型已經受到挑戰(zhàn)," 市場呼喚新模式出現(xiàn),既能滿足目前的主流消費需求,同時又能兼顧成本和效率。"
不存在 " 閉店潮 ",每年 10 月閉店是正常市場汰換
有不少人預測,今年 10 月份會迎來史上最大規(guī)模的關店,但章魚和黃史趙都有不同的看法。
在他們看來,不存在所謂的閉店潮,每年的 5 月和 10 月都會有一輪門店更迭,這其實是市場規(guī)律下的自然汰換。
"5 月的門店更換,是因為很多門店到這個節(jié)點該交下一年的房租了,一些盈利不如預期或者有新方向的從業(yè)者,就會選擇在這個時期關店。" 黃史趙表示。
章魚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:"10 月份是因為暑假結束,行業(yè)進入淡季,經過一個旺季生意都沒有起色,從業(yè)者基本都會心灰意冷選擇此時退出。"
事實上,旺季瘋狂開店,淡季批量閉店,一直都是餐飲業(yè)的常態(tài),開店數和關店數放大任何一個,都沒有意義。
茶飲行業(yè)一直有自己的運行規(guī)律——優(yōu)勝劣汰。
對于真正想要投身這門生意的人來說,不要被網絡信息左右,更不能被悲情故事影響,沉下心觀察,躬身入局做事,隨著代際消費者的不斷變遷,茶飲市場永遠都有機會。
無論你是 " 賺過大錢 " 還是 " 虧到心痛 ",讓我們把那些或有趣或殘酷故事記錄下來,彼此照亮。
來源:咖門